说起租赁,大家比较熟悉的是租房、租书、租录像带、租婚纱,以及近年来开始流行的租汽车等。其实,租赁业的天地要广阔得多。
有关资料显示,1995年,全球租赁业总营业额已达5500亿美元,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发达国家。
我国的情况怎样呢?1981年,我国成立了第一家租赁公司。据世界租赁年报统计,目前,我国租赁业总营业额不足10亿美元,不及美国的1%、日本的2%,即使是后起的韩国,其一年的租赁额也相当于我国的13倍。可见,租赁业在我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。
在租赁业中,实物租赁潜力巨大。这是因为目前全国有库存积压商品逾3万亿元;又因为由于购买力不足,消费需求裹足不前,消费市场异常不景气。大力发展实物租赁,正可以变“死货”为“活物”,而且,只租不买、先租后买、以租代卖等多种租赁形式还可以引导、刺激和拓展消费市场。
消费品之外,生产要素的租赁还很少纳入我们的视野。比如,国有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,差距至少都在二三十年上下,但大部分中小型国企融资能力薄弱,租赁,正好提供了一个可以迅速提高国企技术装备水平的途径。这种类型的租赁,同样也很适合西部地区。通过租赁,把东部地区一些闲置的或更新换代的技术装备拿到西部去,既盘活了存量资产,又提高了西部企业的装备水平,岂不两全其美。
技术装备可以租赁,企业本身也是可租赁的。现阶段国有小企业改革,大都着眼于出售,但由于无购买需求和政策限制等多种因素,出售并不顺利。相形之下,租赁经营有更大的优越性。
我国租赁业空间大、发展慢,原因何在?有识之士认为,问题不在于消费观念的落后,而在于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信用制度。因此,当务之急应是加快建立有效的信用制度,这不仅可以成为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推进器,同样也可以成为撬动整个消费市场的杠杆。
摘自《中华工商时报》